“高原硒都”借资源优势助力当地农户脱贫
时间:2019-04-18 作者:{author} 来源: 0

中新网青海海东(张海雯)“2015年海东市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值达到4.27亿元(人民币、下同),富硒产业链带动平安区将近2000多户6000多人就业、发展经济。”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高原富硒管委会主任刘存有17日告诉记者。
|
硒是人类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,被誉为“抗癌之王”、“心脏守护神”。青海东部拥有84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,其中平安区占600多平方公里。土壤硒含量均值为0.44mg/kg,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。2015年海东市平安区被推选为“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”和“中国十大富硒之乡”。依托资源优势,平安区借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着力打造“中国高原硒都”和“中国高原富硒养生区”区域品牌。
刘存有介绍,平安区按照“五个一”工程打造富硒禽蛋、富硒大蒜、富硒马铃薯、富硒燕麦、富硒牛羊肉五大产业链,分别在平安区八个乡镇建立富硒果蔬、富硒饲草种、富硒马铃薯等六大生产基地。目前,区内有富硒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6家,有富硒蒜酱、富硒薯条(片)、富硒燕麦片、富硒菜籽油等30多个深加工产品。
作为平安区目前规模最大的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,涉及平安镇和沙沟乡四个行政村。示范园通过以“公司+协会+科技示范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自2011年建园以来,推广果品蔬菜等良种41个;推广滴水灌溉、黄板杀虫、自动卷帘机等各类型技术32项,培养懂技术、善经营的新型农民2260名,户均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。
海东市平安区巴藏沟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确定贫困户360户1275人;确定5个重点贫困村474人。针对重点贫困村自然条件差、不适宜种植优质农作物等实际,巴藏沟乡为5个贫困村的115户贫困户流转土地,目前已投入项目资金40万元,大力发展富硒紫皮大蒜、富硒蚕豆种植业。据平安区巴藏沟乡扶贫工作站站长张维国介绍,此次项目中的劳务对象全部为精准扶贫对象,可解决附近贫困村劳动力40余人,人均增收近8000元。
最新信息
- 2020-06-08硒的起源及发展运用
- 2019-12-242020年欠钱不还!中央...
- 2019-12-24中央政法委出台:信仿问题...
- 2019-12-23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--大...
- 2019-04-18北京大兴区牵手农科院种富...
- 2019-04-18富硒SOD高钙葡萄在江津...
- 2019-04-18龙泉镇的“硒”望之路
- 2019-04-18开阳县南江乡发展水果种植...